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第三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 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,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》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》等文件精神,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、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, 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根据《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》(教高函〔2022〕2号)有关要求,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定于2022年5月至8月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。
一、大赛主题
我敢闯,我会创。
二、总体目标
大赛争取做到“更广东、更国际、更教育、更全面、更创新”,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,聚焦“五育”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,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,全面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成果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,提升广东高等教育的影响力。
——更广东。更深层次、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,充分展现广东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的丰硕成果,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广东方案,提升高等教育新时代感召力。
——更国际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,汇聚全球知名高校、企业和创业者,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。
——更教育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动思想政治教育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,弘扬劳动精神,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,造就理想信念坚定、勇于创新创造的新时代青年奋斗者,提升高等教育新时代塑造力。
——更全面。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,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、基础教育、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,打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环节,提升高等教育新时代引领力。
——更创新。丰富竞赛形式和内容,优化赛制选拔,改革赛事组织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,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,服务国家创新发展,提升高等教育新时代创造力。
三、主要任务
以赛促教,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,深入推进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,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,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,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。
以赛促学,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,激发学生的创造力,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,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,坚定执着追理想,实事求是闯新路,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,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。
以赛促创,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。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,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以创新引领创业、以创业带动就业,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。
四、大赛内容
(一)主体赛事
包括高教主赛道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、职教赛道、萌芽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(详见附件1-5)。
(二)同期活动
1.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,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将思政教育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,传承红色基因,坚定理想信念,全面推进课程思政,涵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;以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助力“新农村、新农业、新农民、新生态”建设,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,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、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。
2.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。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,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,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,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。
3.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。设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、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展示区,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区、投资机构展示区和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项目展示区等,供各方观摩交流。
4.项目辅导培训活动。省赛后邀请有关专家,分别对参赛选手、指导教师围绕大赛相关主题,分阶段分轮次进行线下或线上辅导,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和学生的成长成才。组织参加国赛的项目进行培育打磨,邀请专家评委进行模拟网评和路演答辩,助力国赛队伍争金夺银。
五、组织架构
主办单位:广东省教育厅、中共广东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、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、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、广东省乡村振兴局、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、东莞市人民政府
承办单位:东莞理工学院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
协办单位: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
省赛设组委会、组委会办公室、专家委员会和纪律与监督委员会。
(一)组委会。负责大赛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工作。
组委会主任:朱孔军
组委会常务副主任:邱克楠、成洪波、邓波
组委会委员:由主办单位负责同志组成
(二)组委会办公室。设在广东省教育厅学生就业创业处,负责大赛的执行、宣传、推广、沟通、协调、推进等日常工作。
(三)设立专家委员会。由全国相关行业专家和我省往届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作为成员,负责参赛项目评审,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和项目对接。
(四)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。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建立,负责对大赛组织评审工作和承办单位、协办单位相关工作进行监督,负责活动争议的调解处理等工作。
各地各有关学校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,开展本地(校)活动的组织实施、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。
六、参赛要求
(一)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,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制造业、农业、卫生、能源、环保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生活、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(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)。
(二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 真实、健康、合法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 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,一经 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、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,并自负一切法律 责任。
(三)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,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,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。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。已获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。
(四)参赛人员(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 年龄不超过35岁(1987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)。
(五)各参赛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、知识产权、财务状况、运营、荣誉奖项等方面。
七、比赛赛制
(一)省赛采用单位初赛、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三级赛制。单位初赛由各参赛单位负责组织,遴选出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团队。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由省赛组委会负责组织。省级复赛使用网上评审的方式进行,通过网评和直通的方式产生晋级省级决赛的项目;省级决赛视情况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。
(二)直通省级决赛名额共57个。由两部分组成:一是获上届省赛各赛道组织奖的学校,该类名额每所学校不超过1个(获得上届省赛双赛道优秀组织奖的学校,此名额推荐赛道由学校决定),共40个;二是获上届国赛金奖的学校,每个金奖奖励1个直通名额,该类名额每所学校不超过2个,推荐赛道由学校决定,共计17个。直通名额项目不参加省复赛网评。
(三)参加省决赛的项目共370个(含直通省决赛项目),其中,高教主赛道150个,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80个,职教赛道90个,产业赛道50个。
八、赛程安排
(一)参赛报名(6月5日前)。参赛团队通过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(网址:cy.ncss.org.cn)进行报名,报名系统于2022年4月15日已开放,在服务网“资料下载”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,微信公众号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或“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可进行赛事咨询。报名截止时间由各高校根据本校赛程安排确定,但不得晚于6月5日。
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(网址:www.pilcchina.org)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(二)单位初赛及推荐进入省复赛项目遴选(6月10日前)。各学校登录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(网址同上)进行报名信息的查看和管理。单位初赛及推荐进入省复赛项目遴选工作须在6月10日前完成。单位初赛的比赛环节、评审方式等由各单位自行决定。
(三)省级复赛(6月下旬)。省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晋级省级复赛项目进行网络评审,择优选出晋级省级决赛的项目。
(四)省级决赛(7月中旬)。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,省级决赛将决出金、银奖。
(五)推荐进入全国总决赛项目遴选(7月下旬至8月上旬)。按照国赛组委会配额,结合省赛成绩和国赛项目辅导培训效果,择优遴选项目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总决赛。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项目总数不超过5个,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、职教赛道每所院校入选总决赛项目各不超过3个。产业命题赛道每道命题每所院校入选项目总数不超过3个。萌芽赛道每所学校入选全国总决赛的项目总数不超过2个。
九、奖项设置
(一)单项奖
高教主赛道设金奖60个、银奖90个,铜奖180个;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设金奖30个、银奖50个,铜奖90个;职教赛道设金奖30个、银奖60个,铜奖90个;萌芽赛道设创新潜力奖10个。产业命题赛道设金奖15个、银奖35个和铜奖80个。
另设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若干个,获得金奖项目的第一指导老师为“优秀创新创业导师”。
金奖每个奖励5000元,银奖每个奖励3000元,铜奖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和萌芽赛道不设奖金。
(二)学校集体奖
省分赛将综合学校报名项目数量以及本届赛事省决赛成绩等因素,评定各赛道学校集体奖。其中,高教主赛道学校集体奖15个,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学校集体奖20个,职教赛道学校集体奖15个。
十、工作要求
(一)读懂规则。本届大赛主要变化有以下几方面:一是本届大赛将进一步回归和突出育人本质。在评审规则设置方面,将更突出教育导向,加大教育分值所占比重,“引领教育”将成为重要考察点。在评审过程中,将更加聚焦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成长与发展。二是单设本科生参赛组别,并适度提高本科生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比例,让更多“稚嫩”而“不平凡”的本科生项目脱颖而出。三是强调在校生原始创新。加强参赛项目真实性核查,让更多具有原始创新创意的在校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深度参赛,引导学校更加关注和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。四是注重学生创业实效。关注大学生在创办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度,体现“真创业”“实创业”。在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初创组和成长组中,明确项目负责人须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,并对负责人及团队的股权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。五是产业命题赛道结合“四新”征题,进一步搭好建强教育端与产业端的互通桥梁,在该赛道奖项设置方面进一步加大。
(二)宣传发动。各参赛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,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、积极参与大赛。
(三)提供支持。各参赛单位要做好单位初赛组织工作,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。
(四)扩大共享。各高校要结合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 依托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,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, 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和落地转化。
(五)疫情防控。各参赛单位要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,遵守属地管理原则,科学制订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,安全有序推进大赛的组织筹备。
十一、其它
本通知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,归省赛组委会所有。
十二、联系方式
(一)省赛工作QQ群:181028637。请各院校指定2名赛事负责老师加入该群,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。
(二)省赛组委会联系人:
1.广东省教育厅学生就业创业处:吴小明、孙德延,联系电话:020-37627812。
2.东莞理工学院:姜慧慧,联系电话:0769-22861059。
3.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:林秀玲、曾繁富,联系电话:020-37626351、020-37628805。
附件:
1.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高教主赛道方案
2.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活动方案
3.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职教赛道方案
4.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萌芽赛道方案
5.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
6.直通省决赛名额奖励情况